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养老金投资 消费者教育
投资管理 >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政府兜底部分损失

当地时间3月19日周日,瑞银宣布将收购瑞信,透露这是一宗全股票收购交易,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的股东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瑞郎),总对价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30亿瑞郎的收购价较瑞信最近一个交易日周五的市值打了大概四折。以周五收盘价估算,瑞信的市值约为74亿瑞郎。

周日稍早已有媒体爆出瑞银同意收购的消息。当时媒体称,收购价为20多亿美元,因为瑞银认为,瑞信的法律问题有卷土重来的风险,必须为此做好准备,所以交易价较低。

瑞银周日声明称,收购的相关磋商由瑞士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联合发起,收购得到了他们的充分支持。交易无需获得银行的股东批准。瑞银已获得FINMA、SNB、财政部等核心监管机构的预先同意,他们及时批准了该交易。

瑞银称,与瑞信合并后,瑞银现任董事长Colm Kelleher 和CEO Ralph Hamers将各自在新公司担任同一职位。合并后公司的总投资资产将超过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合并将让公司年度成本削减超过80亿美元。

瑞银官宣的同时,周日瑞士政府宣布,为帮助瑞银接管瑞信资产,将提供最高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具体来说,假设瑞信的投资组合产生损失,瑞银将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瑞士政府承担此后的90亿瑞郎,再有任何进一步的损失将由瑞银承担。

瑞士央行(SNB)周日发布声明称,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支持瑞银收购瑞信。除了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SNB现有的工具获得SNB的流动性,瑞信和瑞银还可以根据瑞士联邦委员会的紧急条例,获得破产时具有特权债权人地位的流动性援助贷款,总额高达1000亿瑞郎(约合1080亿美元)。此外,根据紧急条例,SNB可给予瑞信高达10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援助贷款,由联邦政府违约担保支持。

SNB称,瑞士联邦政府、国内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央行的支持下,此次收购成为可能。这一救助将“确保金融稳定,并保护瑞士的经济”。

FINMA周日称,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银收购瑞信后,面值约160亿瑞郎(约合172亿美元)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这意味着,为确保私人投资者帮助承担成本,这些面值的债券将变得一文不值。

FINMA还为政府出手解释说,即使仍有偿付能力,瑞信也有可能变得缺乏流动性,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

在央行官宣之前,周日稍早媒体称,为帮助瑞银接管瑞信的业务,瑞士央行向瑞银提供了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还有媒体称,瑞士政府计划,通过规避股东投票表决的法律要求,加快收购流程的速度。

有媒体指出,在一周多以前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分别造成美国第二和第三大银行倒闭案的冲击后,瑞士政府官员急于拯救167年历史的瑞信,因为瑞信是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是作为被视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三十大全球银行之一。任何有关瑞信的交易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在当地时间周日晚宣布给予流动性支援后,瑞士央行行长Thomas Jorda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瑞信是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我们绝对有必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周末瑞士政府争分夺秒地争取撮合瑞银与瑞信的交易,竭力避免本周一开盘时市场震荡。但直到收购官宣之前,最近的种种消息都显示,瑞银和瑞信的“联姻”波折重重,双方各怀心思,瑞银要拉政府为可能承受的损失兜底,瑞信嫌瑞银报价太低。

收购一波三折 瑞银曾出10亿美元超低价 还附加CDS条件周四有传闻称,瑞银和瑞信均反对强行合并,瑞银更希望侧重于其自身独立的财富管理战略,不愿意承担与瑞信相关的风险。而瑞信在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后希望,争取更多时间实施自己的转型计划。瑞信此前一再自称有足够流动性,并正努力赢回客户。

周五有媒体称,瑞士监管方将瑞银与瑞信合并视为增强市场对该国银行体系信心的“A计划”。瑞银和瑞信董事会周末分别举行会议讨论这个提议,瑞士央行(SNB)和瑞士金融监督管理局(FINMA)将担任谈判的协调人。瑞银在磋商,可能整体收购瑞信,也可能只收购部分资产。SNB的重点是,在周一市场开始交易前,就一项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但不保证能达成协议。

周六有媒体称,瑞银要求瑞士政府在收购瑞信时提供支持,瑞银在讨论,政府将在任何交易中承担某些法律费用或其他具体损失的情况,估计这一数字约为60亿美元。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瑞银将收购瑞信,获得瑞信的财富和资产管理部门,同时可能剥离瑞信的投资银行部门。

周六另有媒体称,瑞银和FINMA急于在当地时间周六晚完成针对瑞信的交易,认为与瑞银达成协议是阻止对瑞信信心崩溃的唯一选择,并提到知情者称,上周瑞信每天的存款流出量都超过100亿瑞郎,监管方担心,如果不加以处理,瑞信可能在此后一周资不抵债。周六还有媒体称,瑞士政府可能针对所涉及的风险提供担保,而瑞信的瑞士业务可能会被剥离。

可是,直到当地时间周六过去,瑞士方面也没有传出任何有关并购的官方声明。

周日稍早有媒体称,瑞银提议以10亿美元的“超低报价”换股收购瑞信,几乎将瑞信原股东清零,还需要瑞士央行的额外支持。而且,瑞银要求收购协议增加一个重大不利影响的条款,一旦瑞银自己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利差跳升超过100个基点,则交易无效。

瑞信拒绝了瑞银的上述方案,认为报价很低,而且伤害持有递延股票的股东和员工。双方的收购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后媒体称,瑞士当局寻求在周一亚洲市场开市前为瑞信收购案敲定解决方案。如果瑞银收购瑞信失败,作为备选方案,瑞士当局还考虑,将瑞信全部或部分国有化,作为瑞银收购之外的唯一可行选择。如果因安排交易的复杂性和涉及时间短,瑞银的收购失败,瑞士政府考虑全面接管瑞信,或持有大量瑞信股权。

来源:华尔街见闻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