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苏罡:养老金需要引入更多长期机构投资者

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未富先老局面日趋严重,养老资金未来缺口将持续扩大。对养老金建立更加良好的长期资本积累和投资机制或是应对方法之一。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苏罡在第九届财新峰会“老龄化社会求解”专题中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保险机构已深度参与到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未来需要引进更多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为长期资本,特别是养老金创造增值机会。

苏罡在会上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他引用公开数据称,2017年底,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2020年,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900万,空巢和独居老人将达到1.18亿。届时,人口抚养比将增加到28%左右。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的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与此同时,养老保障缺口巨大,基金保值增值面临挑战,养老问题严峻。

另一方面,中国养老模式发生了转变。苏罡分析,现在中国家庭日趋小型化,这种特点使得过去长期依赖的“养儿防老”变成了过去时,未来中国家庭的养老将会越来越依赖社区和专业机构。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样也提高了老龄群体对养老生活的质量要求。这些需求都需要供给侧有更加完整的养老产业来予以支撑。

苏罡认为,供给与需求最终能否达到有效的匹配,核心是资金的积累是否足够。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收入已经不仅仅依靠工资,很大程度靠的是财富的增值,或者资本性收入。“而资本性的收入如何才能实现跟整个中国经济的成长相互匹配?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更加良好的长期资本的积累和投资的机制。”苏罡说。

就股市来说,他认为中国40%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难以避免投机性。需要引进更多长期机构投资者为长期资本,特别是养老金创造增值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苏罡认为还需要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与养老机构、地产企业,乃至医疗机构共同有效合作,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养老金产品服务。

苏罡举例分析,保险机构在养老金的长期投资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的商业保险产品和大量基层服务人员为居民提供养老相关的基础服务,同时又可以通过自己的长期优势和专业投资能力为养老金的积累提供专业能力的支撑。

实际上,保险机构已经深度参与了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中。他介绍,在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中,保险机构已经承接了经办管理,并广泛参与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中,保险机构也同时承担了受托、投管、账管等角色。今年5月开展的个人顺延商业医疗保险的试点工作更是深入到作为个人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中。

他认为,保险机构能够发挥资金规模大,投资信任度高的优点,可以与养老产业的投资相结合。通过产业的衍生推动养老、医疗、健康领域产品的持续创新。特别风险保障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养老社区建设提供长期的安全保障。

“我们一直强调养老资金的长期属性,随着经济发展我们会看到,金融资产将从负债管道向信托管道转变,我们如何解决这种经济周期中的风险错配问题?”苏罡认为,最终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长期资本的增值,更加有效地实现代际之间的平衡。

关于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尚不完善的问题,苏罡认为,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是完整的系统,当第一支柱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第三支柱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第三支柱最重要的动力是税收激励机制。他分析,个人从理性投资角度,不会轻易把高额资产转为长期资金,个人也不具备资本投资的经验,只有税收能够带来激励。但真正缴纳所得税的是社会的少数,税收激励难以覆盖到社会大多数群体。

他建议,可以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来激励个人对养老金的储备。不过他也坦言,目前制度设计上仍比较薄弱。“就整个社会公平来说,养老金应该是普惠的,尽管包含效率的因素,但本质上养老金要起到整个社会保障兜底的作用。

财新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