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养老金投资 消费者教育
投资管理 >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中央地方发力稳投资 多地出台补短板投资计划

稳投资是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任务之一,记者注意到,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稳定有效投资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多地出台了基建等领域补短板计划,促进民间投资成为一大着力点。

今年以来,广东、青海、江苏等十余个省市陆续出台补短板计划,从各地发布的政策来看,补短板计划多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

广东省发改委7月份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在已纳入2018年省重点项目计划部分中,投资计划涉及9大类18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

青海省政府7月份下达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目标,安排重点项目共计190项,主要涉及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城镇基础设施、产业优化升级、生态建设及民生改善等8个方面,项目总投资85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00亿元。

根据江苏省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下达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要确保200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增长作用重大,尤其是在薄弱领域加大投资,不仅将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而且也将助力补短板、惠民生。

近期,多部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补短板、稳投资。8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提出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10月份发行。

“今年前八个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现在扩大投资,加快债券发行,对稳基建起到良好的作用。”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8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要求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加大对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的信贷投放。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告诉中新网记者,现在一些企业、金融机构等对政策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很多原本要投资的项目甚至在建项目都停了下来,相关政策的发布明确了稳投资的导向,预计下半年的投资会回稳。

事实上,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正在加快速度。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补短板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要将专项债券已筹资金加快落实到补短板项目。

“发行地方债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地方基建项目资金难的问题,”吴亚平告诉记者,地方债的发行有限额,风险是可控制的,上半年地方上可能还有所顾虑,下半年发行加速,十月份应该就能完成发行。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9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的领域。

要稳投资,扩大民间投资至关重要。为扩大民间投资,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

多地陆续推出一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目前,浙江、广东、四川等多个省市推出面向民间投资推介重点领域项目清单,总投资规模近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破除各类不合理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附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在吴亚平看来,民间投资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民间资本要练内功,不管是投产业项目,还是投基础设施项目,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有一些方式可以去尝试,例如成立产业基金。就地方来讲,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很重要,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否则民间投资很难落地。

来源:中新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